達太安的朋友們
達太安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名著"三劍客"的主人翁,他的好朋友就是三位皇家待衛隊的高手, 行俠仗義, 這個部落格是由三個人共同編寫, 所以取名為達太安的朋友們.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新聞]倫敦奧運大熱 韓健:宗偉沒輸完--中國報
為中國首次取下世界男單冠軍的名宿韓健指出,李宗偉與林丹在世錦賽一役,從實力與狀態的比拼,李宗偉絕對是佔上風的一個,但就是心態上與關鍵球的處理,最終導致輸掉最后的比賽。
在接受《中國報》的訪問時,曾任馬來西亞國家隊總教練的韓健指出,如果以現在的狀態評奧運金牌誰屬,無疑李宗偉是第一人。
步步追近林丹
他說:“如果宗偉能夠繼續保持如此的狀態,再加上林丹無法將狀態提上去,奧運金牌是毫無懸念(屬于宗偉)的。
詢及林丹在贏得世錦冠軍后,會否有助他明年奧運會衛冕時,韓健表示,這完全取決林丹能否再提升本身的狀態象2008年的水平,因為過去一年不知是否沒有很好的訓練,林丹的水平一直沒有上來,相對李宗偉已步步追近,甚至有反超的可能。
“不過這場比賽,假如李宗偉拿下來,對他明年要稱霸奧運有更好的勝算,畢竟如果有一個大賽冠軍,將宿命打破,心態屆時肯定會更好。”
但如果現在要他選奧運的大熱,韓健始終認為李宗偉會是大熱門,雖然輸了這場比賽,如果大家有觀看的話,都會認同他選李宗偉的原因。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韓健:經驗心態戰勝實力 宗偉輸得太可惜--中國報
(吉隆坡14日訊)李宗偉與世界冠軍只欠2個盤點!
前世界冠軍韓健今天在點評世界羽球錦標賽男單“夢幻決賽”提到,從實力的層面上,李宗偉無疑遠在林丹之上,但就在大賽經驗與宗偉太想勝的心理包袱影響下,讓林丹第4度稱王。
他分析:“李宗偉與世界冠軍距離曾經是那麼近,兩次都只欠一分的情況下失掉主動權,這是多麼可惜的事,這也反映他太想勝的心理包袱,影響最關鍵時刻的發揮。”
他直言,林丹今晚能夠贏就是靠著更佳的大賽經驗與賽前一直強調的心態放鬆促成美事,就是因為心態上的輕鬆,他就能更放開的去打,可以說完全用之前的大賽經驗,取勝李宗偉。
太想勝心理包袱
在男單決賽結束後,第一時間接受《中國報》的韓健表示,從實力上,李宗偉還是佔上風,尤其多次在被動的情況下,相反打得更好及取分,但就是太想勝的心態不能需要調整過來,尤其首局在20平時,幸好林丹失誤讓宗偉拿下。
“第二局李宗偉更在10分后接連多個判斷失誤,這也造成最后第3局他不敢再冒險的主因,因為他對這一次的得失看得很重,所以不會再冒險,相對林丹就輕鬆好多。”
他也說,論今晚決賽的狀況林丹實在是一般,但是就回到剛才所說的經驗,在有失誤時可以即時調整回去,相反李宗偉很多時候需要失更多的分后,才回到狀態。
一哥奧運大熱
詢及林丹在贏得這場比賽,會否有助他明年奧運會衛冕時,韓健表示,這完全取決林丹能否再提升本身的狀態象2008年的水平,因為過去一年不知是否沒有很好的訓練,他的水平一直沒有上來,相對李宗偉已步步追近,甚至有反超的機會。
“不過這場比賽,假如李宗偉拿下來,對他明年要稱霸奧運有更好的勝算,畢竟如果有一個大賽冠軍,將宿命打破,心態屆時肯定會更好。”
但如果現在要他選奧運的大熱,韓健始終認為李宗偉會是大熱門,雖然輸了這場比賽,如果大家有觀看的話,都會認同他選李宗偉的原因。
總結這場比賽,韓教練不諱言這是雙方比數與實力上最接近一次,無論在水平與技術層面,兩人都打出很高的水準,可以說看這場比賽肯定值回票價。
他表示,這場決賽,就是經驗與心態戰勝了實力。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SSP]Badminton World TV 印尼公開賽準決賽直播時間表
06/23(週四) 14:30~ Round of 16
06/24(週五) 14:30~ Quarter Final
06/25(週六) 14:30~ Semifinal
06/26(週日) 14:30~ Final
直播網址: http://www.youtube.com/badmintonworldtv#p/l
根據Tournamentsoftware.com 最新更新的賽程來看, 6月25日會網路直播的比賽如下:
Court 1 TV 14:30~ | |||
混雙 | 阿瑪德/納西爾(印尼)[4] | VS | 雷伯龍/萊特.茱爾(丹)[8] |
男雙 | 基多/塞提阿萬(印尼)[7] | VS | 蔡贇/傅海峰(中)[3] |
女雙 | 薇塔.瑪莉莎/梅拉蒂(印尼) | VS | 藤井瑞希/垣岩令佳(日)[4] |
男單 | 李宗偉(馬)[1] | VS | 諶龍(中)[4] |
男雙 | 阿山/塞普塔諾(印尼) | VS | 柴飆/郭振東(中)[8] |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轉載]韓健冷眼旁觀‧領導訓練心態出問題 3大癥結困大馬羽運

曾經擔任馬來西亞國家隊教練的前中國名將韓健認為,這是羽總組織的渙散、教練結構的缺陷以及各人的心態造成現狀。
韓健現時為實達羽球學院總教練,他在該學院為無緣代表州及參加學聯比賽青少年而辦的分齡賽后,接受《中國報》專訪。
韓健從這樣的比賽探討出大馬隊目前的窘況,更坦言不希望實達的羽球賽會越辦越好,因為希望的更多,得到的卻更少。
他指出,大馬打羽球的人很多,從比例上來看甚至高過中國,但是能挖掘出來的人才卻少:“大馬家長也很用心栽培孩子打羽球,可能會是個很會打比賽的孩子,但是要成為頂級球員卻不行,因為他們的地基打得並不穩。”
首先韓健認為大馬羽總存在一種偏差:“大馬羽總是屬于大馬的羽總,而不是國家隊的羽總!”
羽總有偏差
他認為,目前大馬羽總有80至90巴仙的資源都用在國家隊身上,卻鮮少用在栽培各州球員或者教練身上:“但是不要忘記,各州屬的教練和球員都是隸屬與大馬羽總。”
韓健補充大馬羽總的偏差主要有兩種:“第一是錢的問題,他們都花在國家隊的身上,最后分配個各州的卻不足夠。其二是沒有統一的教練系統。在指導、學習新技術方面也沒能做到,導致地方教練提供的材料往往不是國家隊最想要的。”
韓健認為大馬羽壇的發展目前是打游擊、人海戰術:“我們總希望會有下一個李宗偉突然蹦出,但這完全依靠他們的天才,如果一個有系統的組織和教練團隊,人才會是一批一批的湧現。”
有鍋有廚師沒材枓
無米之炊難為
至于第二點,韓健也認為大馬教練的也存在問題,讓大馬對人才的挖掘也有困難:“正如楊陽在日前所說大馬有鍋、有廚師,但沒有材料,但廚師一環卻有缺陷。”
韓健補充:“這一缺陷就是大馬羽總把最好的資源、教練都放在國家隊,然而沒照料基層,導致最好的廚師因為底下工作的沒提供好材料,也一樣煮不出好菜。”
韓健也說:“就像現在的教練與訓練委員會,談的都是國家隊的事情,但是你作為羽總的委員會,你應該照顧的是全國的教練和訓練,而不只是國家隊的教練和訓練,而且也鮮少在州比賽出現、指導和考察,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可笑嗎?”
地方教練卻又為何沒能提供好材料給國家隊呢?韓健認為地方教練應該要做的就是打地基,訓練球員的基本功:“但是現在的地方教練為了眼前利益,希望 馬上出成績,而走捷徑,短期內效果很好,但是球員基本功不紮實,也不符合國家隊需要的人才標準。這樣的揠苗助長家長開心因為比賽有成績,但是卻毀了球員的 未來。”
基層不健全
韓健補充說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有時國家隊需要的球員並不一定是冠軍,主要是看潛質發揮如何。因此國家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指示,指導地方教練他們需要怎樣的材料,當你成功培養這么一塊材料,就應該有獎勵。”
“很多時候各州的比賽限制也很多,比如這個比賽不讓參加、那個比賽人數受限,就算有時給你培養個國家隊需要、條件又好的球員,國家隊拿走了,卻一聲謝謝也沒有,地方教練也會感到灰心。”
韓健也認為,如今好的教練都被招進國家隊的現象也不健康:“能不能把70巴仙好的教練留在國家隊,然后其余的安插在各州?這個更重要,甚至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教練的問題。”
“有時,原本有潛質的千里馬,卻碰不上伯樂,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他的天分,也讓國家失去了一個人才。”
健全制度活水源
韓健認為如果私人機構能更積極參與,資金也將更豐富,這對羽球發展更有利:“但是他們卻排斥了這樣的合作。這樣的制度極度不健康。”
韓健補充:“如果要公平,應該效仿美國或者中國乒乓,在比賽前有個選拔賽,甭管你是世界冠軍還是什么,如果你輸了就出征無望。”
韓健所覺得另一個比喻是學聯和全國青年賽。“其實這兩個比賽性質相同、年齡階層相同,如果聯合搞的話,相信可以搞得更大、更能夠成功,但是就從不 放在一起,而且還時常撞期,就像在搞對抗。羽總根本不需要另一組來和他們抗衡,也不可能和他合作,這樣的制度抹殺了其他人的努力,非常不健康。”
最后,韓健卻認為:“要改變,先要改變觀念!其實大馬人都做得到,只要大家都希望發展好,觀念改變一些,大馬的發展會更好。就像最近的吉隆坡和檳城,也開始了賽前選拔賽和集訓,這是他們在學聯比賽能有好成績的原因,相信這樣的情況將慢慢改善。”
機制存缺陷
另外,韓健也分享了世界大概的體育模式:“一種類似中國、日本、韓國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強大,掌控了各地的訓練培養;另一種則是歐美式的,由俱 樂部培養,然后再交由國家隊運用。在英格蘭,球會負責提供專業的人才培養運動員,當你國家需要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印尼的羽球聯賽和球會則為國家提供人 才。”
但是在大馬,除了國家隊是全職訓練,州隊和教練都沒有全職的:“我們沒有職業聯賽、國家也不管底下的幹得如何。馬來西亞是以業余級別支援國家隊,中間少了一節,結構出現缺陷。”
教練受忽視
韓健說要球隊有好成績,教練同樣重要:“在中國,國家隊教練的等級是看球員的成績;而地方教練則是取決于你輸送了多少人才進國家隊,因此而分級。”
韓健續說:“在中國,如有大型賽事,通常會帶上地方教練,一以示獎勵,感謝他們為國家栽培人才;二讓他們學習現今最新技術和知識。而大馬出征通常帶上的是官員,但這些官員卻和栽培球員沒扯上關係。
“另外在中國當教練培養一名球員到國家隊,國家隊需要給獎金,而球員在首4年比賽的獎金也將收歸省隊,這樣公平的政策,讓地方教練更有心為國家隊服務。”但在這里“高層不惜才,就算地方教練栽培人才,一聲謝謝也欠奉,讓教練心灰意冷。”
另一制度缺陷則是大馬對運動員的保護機制不強:“一名球員有成績是好,但如果他努力了很多年卻失敗了呢?有沒有后備計劃?比如保送大學、提供職場 訓練等?沒有,所以球員一旦失敗了就一無所有,沒人管,這對運動發展不利,家長以后看了那么多失敗者,也會恐慌,害怕把孩子送上羽球場。”
私心作祟禍害大
其三,韓健也認為心態問題也影響了大馬運動,不只是羽球的發展和前進速度。
韓健認為,現在每個人都只著重眼前的利益,從地方教練為了比賽成績而急功近利;到高層同樣的心態,影響了羽球運動的發展:“某些協會主席可能認為 這三五年成績很好,就能得到大眾的目光;而培養州隊教練,效果可能需要10年才見到,解釋可能都已經不是主席了,要這來幹嘛?我就不當種樹的那個,我需要 的是打水、乘涼。”
系統化保證不斷層
“而地方教練則認為,我只要在現在有成績就行了,以后若毀在你們手上也不關我事,因為反正我也得不到什么獎勵或讚賞,也不會有責備或懲罰。”
韓健認為:“我們應該有一個系統化的政策,無論誰是主席,政策照跑,這樣一個系統才能保證人才的輸送不會斷層。”
另一個心態問題是大馬羽總不能海納百川,他打了兩個比喻:“從世錦賽的出戰資格看,陳斌生和顏德財也是大馬人,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出戰?這不是損傷 了私人界對推動運動的積極性?其二,國家隊訓練的人怎麼沒有別人打的好?是不是應該檢討?國家隊擁有一流的資源、教練,為什麼卻會輸給人家?你說陳/顏參加比賽多,國家隊也能派隊參加比賽爭取排名啊,你怎麼不參加?到最後卻以‘需要’這理由將別人剔除,這就是容不下別的人才。他們都是大馬人,不是只有國家 隊才有權利出戰。”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星洲日報]2011年蘇杯‧D組簡介
D組:丹麥、韓國、英格蘭
預測出線隊伍:韓國正盟,丹麥副盟
韓丹連續5屆狹路相逢
D組之所以在抽籤結果出爐後就被定為“死亡之組”,是因為韓國、丹麥與英格蘭皆曾經是蘇迪曼杯的四強人馬,但本組的出線權預料將落在韓丹手中。
3屆冠軍韓國不曾缺席蘇杯半決賽,丹麥則曾連續9屆打進4強,英格蘭則在4年前的鼎盛期首次闖進半決賽。不過,北京奧運會後,英軍大洗牌,多名功勳老將相繼退役,實力嚴重下滑,估計難有作為,韓丹備受看好可力壓英格蘭出線,懸念在於誰將以盟主資格晉級。
英格蘭實力嚴重下滑
前頭號女單特拉茜、混雙名將嘉爾、女雙好手敦娜相繼引退,男雙老將布萊爾回歸蘇格蘭效力後與老搭檔克拉克分道揚鑣,使得2007年挺進4強的英格蘭現已幾乎“面目前非”,這批引退的球員當年在小組賽擊敗大馬與泰國時扮演了取分的功臣。
當時,英軍還差點在半決賽淘汰印尼,最終激戰了5場,才以2比3落敗。
好景不常,英格蘭以全新陣容再戰蘇杯,向來引以為傲的混雙和男雙也“自廢武功”,在本組唯有任人宰割的份。
本組的焦點落在韓國與丹麥之爭,這是雙方連續4屆抽在同一個小組,自2003年半決賽開始連續5屆狹路相逢,新仇舊恨真不少。
太極虎料以盟主出線
2003年半決賽,韓國以3比2淘汰丹麥,最終力克中國第三度捧杯。兩年後,丹麥在小組盟主之爭以3比2打敗韓國,報回一箭之仇。但是,2007年與2009年,丹麥再度成了失意人。2007年,丹麥、韓國與印尼同處“死亡之組”,雖然丹麥以3比 2擊敗韓國,但卻以1比4不敵印尼,韓國則以3比2勇挫印尼,三雄最終各得2勝1負,經勝負場次計算後,丹麥慘遭淘汰,首次無緣4強。上屆小組賽,韓國以 4比1大勝丹麥,寒帶龍在小組最後一場關鍵戰以2比3不敵大馬,再度緣慳半決賽。
今年再相遇,太極虎因女子項目稍佔上風,預料還是能力壓歐洲冠軍,以盟主資格出線。
太極虎男單有朴成奐和李炫一,丹麥則有彼德蓋特領軍,男雙預料是“成龍組合”鄭在成與李龍大硬碰世界第一馬蒂厄斯與莫根森的好戲。韓丹的男單與男雙,各有千秋,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要是一隊得一分,女球員將會扮演這場龍虎鬥的關鍵角色。
丹麥女單僅派蒂妮(編按:丹麥已經加派人手, 星洲日報記者資料不夠update)
女單方面,年過30的丹麥一姐蒂妮傷病不斷,韓國的年輕女將裴延姝與成池鉉,漸成大器,都是難纏的對手,蒂妮或許會敵不過歲月神偷。在2005年的北京賽場,蒂妮就曾因傷退賽。更何況,這次丹麥僅派一名女單,實為險棋。
至於女雙,自從李敬元與李孝貞相繼退役後,韓國熬過了過度期,近來在國際賽屢有佳績,丹麥可能會在這一分吃虧。
雙方的混雙各有猛將,若沒有人兼項,按照大會的5場次序,混雙將會打頭陣,誰先開門紅,誰的勝利機會更高。
新聞來源: http://sports.sinchew-i.com/node/17758?tid=66
蘇杯掃描.挑戰列強搶前4 日泰台爭當黑馬
蘇杯掃描完結篇.挑戰列強搶前4 日泰台爭當黑馬
中國報 2011.05.19
本次蘇迪曼杯除了較受矚目的5大球隊以外,有一些球隊依然不乏看頭,就算他們的奪冠希望渺茫,但是扮演攪局甚至黑馬的本色確實綽綽有餘。
其中之一就是和中國同處A組的日本,球員的實力在近幾年突飛猛進當中又以男單的田兒賢一、佐佐木翔、女雙的前田美順與末綱聰子、垣岩令佳與藤井瑞希加上女單廣瀨榮理子最具挑戰力。
女雙前田美順與末綱聰子高居世界排名第3,是印度公開賽和大馬黃金大獎賽冠軍,而緊隨其後的垣岩令佳與藤井瑞希則是世界排名第4的組合,兩對都絕對有能力在小組賽讓中國的女雙組合于洋與王曉理、趙芸蕾與田卿等球員吃下苦頭。
日本女將挑大樑
而男單田兒賢一雖然今年沒大賽冠軍在手,但是去年在他冒起後,不少名宿皆視他為林丹、宗偉或道菲的剋星,雖然他對上諸位前輩輸多勝少,但是往往都能製造威脅。佐佐木翔除了拿下澳洲大獎賽冠軍外,更差些在大馬黃金大獎賽封王,陳金、朴成奐、道菲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女單廣瀨榮理子雖然只有26歲,但是比賽經驗豐富,最輝煌成績為在去年的世錦賽,斬下中國的新一姐王儀涵,今年全英賽也勇闖決賽惜負王適嫻。
日本小組對上中國雖然勝算不高,但是攪局能力尚存。
C組的泰國隊整體實力提升也有目共睹,尤其是混雙蘇吉與莎拉麗,他們高居世界第2,世界頂尖的混雙如陶嘉明與田卿、柳延星與金旼貞都曾敗在他們的拍下,看來這一屆泰國和中華台北同處一組,爭奪正盟出線百花齊放。
塞納單天難保至尊
加上泰國的女單實力不弱,蓬蝶(彭媞)高居世界第9,對上中華台北的鄭韶婕、戴資穎絲毫不落下風;另一名小將拉查諾更是只有16歲,世界排名卻已經狂飆至第18,和多名中國女將都交過手的她更被譽為未來能抗衡中國女團的海外兵之一。
同組的中華台北則以女雙和男雙掛帥,女雙他們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簡毓瑾與程文欣,這一對組合曾經將無數頂尖女雙斬下馬;男雙則由李勝木與方介民帶頭,就連世界第一的波伊與摩根申都曾是他們的拍下亡魂。
同組的印度只有女單塞納較為突出,因此出線前景並不樂觀。
總的來說,這批軍團尤其是C組的泰國、中華台北和印度,雖然奪冠指數不高,但是一旦進入複賽,他們的攪局能力將能影響戰局,尤其是對男強女弱的大馬,一旦對上以女將實力著稱的泰國,很可能陰溝裡翻船。
蘇杯新規則: 升降級廢除 複賽重新抽簽
蘇迪曼杯,又稱世界羽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採用五場三勝制,由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等五個項目組成,是代表羽毛球整體水平的最重要的世界大賽,與湯姆斯杯賽和尤伯杯賽齊名。
蘇迪曼是“印尼羽球之父”,也是印尼首奪湯杯的大功臣。除了球技上的風險,他也積極推動印尼羽協的成立,推動各國羽球運動的發展,更是國際和世界兩大羽聯合併的推動者之一。蘇迪曼去世之後,印尼羽協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特向國際羽聯捐贈了一隻造價為2700萬盾(當時約合1500美元)的金杯,並將此杯命名為“蘇迪曼杯”。
過去11屆賽事設有升降級;但是為了確保賽事的競爭力平,本屆起升降級廢除,以各國各單項最佳球員排名積分,作為決定12支爭冠組參賽隊伍的取錄標準。
堵打假球漏洞
本次比賽共有33個國家代表隊參賽,其中14隊來自歐洲、13隊來自亞洲。
今年的第一級別參賽隊伍,即有資格競爭冠軍的隊伍從上一屆的8支增加至12支。分至4個小組進行小組賽,頭兩名即能出線。第二組和第三組個別有8支球隊參賽,第4組別則只有4支球隊。
和以往另一點不同的是,這次比賽為了避免選擇對手以及故意輸球的局面出現,將在復賽進行另一輪的抽籤。根據世界羽聯重新制定的比賽制度,A組與D組盟主分別將列為複賽的首、次號種子;B組和C組的盟主則分別列為3、4號種子。
頭號種子與4號種子將同處上半區,2號種子與3號種子則同處下半區,各小組的副盟主將重新進行抽籤,這意味著球隊不能在小組賽提前預測複賽對手,從而選擇打假球或故意求敗。
這個規則在去年湯、尤杯賽已開始採用。
蘇迪曼盃歷屆成績 | ||||
年份 | 主辦城市 | 國家 | 冠軍 | 亞軍 |
1989年 | 雅加達 | 印尼 | 印尼 | 韓國 |
1991年 | 哥本哈根 | 丹麥 | 韓國 | 印尼 |
1993年 | 伯明翰 | 英格蘭 | 韓國 | 印尼 |
1995年 | 洛桑 | 瑞士 | 中國 | 印尼 |
1997年 | 格拉斯哥 | 蘇格蘭 | 中國 | 韓國 |
1999年 | 哥本哈根 | 丹麥 | 中國 | 丹麥 |
2001年 | 塞維利亞 | 西班牙 | 中國 | 印尼 |
2003年 | 埃恩德霍芬 | 荷蘭 | 韓國 | 中國 |
2005年 | 北京 | 中國 | 中國 | 印尼 |
2007年 | 格拉斯哥 | 蘇格蘭 | 中國 | 印尼 |
2009年 | 廣州 | 中國 | 中國 | 韓國 |
2011年 | 青島 | 中國 |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蘇杯掃描第5篇.男強女弱 大馬4強路難行
報導:陳錦偉
(吉隆坡18日訊) 馬來西亞是傳統的羽球強國,他們擁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選手李宗偉、足以挑戰世界男子雙打列強的“鑽石組合”古健傑與陳文宏,但是有沒有發覺,這些所列明的都是男子球員。
沒錯,馬來西亞就是男女實力不平衡的國家,以致他們在蘇迪曼杯這項混合團體賽從沒有斬獲,不過上一屆馬來西亞成功打入半決賽,也算是最高的成就。
馬來西亞以往對這項杯賽的不重視,往往是因為女球員實力偏弱,讓他們沒有優勢。此次大馬派出的團隊,同樣男強女弱,甭說奪標,就算要重演上一屆打進半決賽的難度都不小。
馬來西亞男單方面依然由李宗偉掛帥,李宗偉高居世界排名第一,是現今唯一能和中國“超級丹”抗衡的男球員,尤其是在今年,他經歷換教練風波依然能保持強勢,狀態卻是保持得不錯,就算小組賽對手印尼的頭號男單道菲已經是望塵莫及。
男單雙可拿兩分
不過號稱宗偉接班人的替補陳俊翔卻遲遲未能接班,甚至在幾次大賽都早早出局,如果宗偉在比賽有什麼閃失,恐怕男單一分不保。
男雙也是另一得分點,古健傑與陳文宏在2006亞運會冒起後,迄今是世界頂尖男雙之一。他們的缺點是毛躁,往往在關鍵時刻會掉鍊子。但是健傑往前和防守強勢,文宏後場和扣殺凌厲,
如果兩人能針對心理上再進行訓練,男雙這一分手到拿來。至於替補雲天豪,他之前和陳文宏曾搭檔男雙,更是04年世青賽冠軍,實力不容小覷。
以上兩分是大馬較有把握的兩分,而大馬的第三分很可能會來自近期冒起的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炳順與柳螢自拿下泰國公開賽冠軍以及亞洲錦標賽後,狀態持續上升,最近在大馬黃金大獎賽,他們成功克服印尼剋星,打進決賽。雖然在決賽不敵另一支印尼組合,但是拼命的表現依然讓人印象深刻。
女雙則是由前世界第一黃佩蒂與陳儀慧掛帥,黃佩蒂在受傷復出後,現在一直處於尋找狀態的時期中,但是她們能在澳洲公開賽有不俗的表現,也讓人對她們這次的青島行有不同的寄望。但論實力,他們和印尼女雙的交手戰績不佳,這一分並不穩妥。
混雙可隨意搭配
大馬有另一優勢,就是混雙和男雙組合可隨意配,陳炳順向來也有打男雙,如果大馬男雙有任何閃失,陳炳順也能隨時效命。而古健傑與陳儀慧在去年共運會奇兵出擊,竟也拿下金牌,他們聯手也未必無看頭。
女單是大馬最弱一環,隨著黃妙珠退役,黃佩嫻有長期狀態低迷,馬來西亞選擇派出鄭清億與謝麗雅兩名小將出擊。鄭清億雖然素有拼命三郎之稱,但是經驗略顯不足的她在大賽表現只能用拼命十足,驚喜有餘來形容。而謝麗雅雖然被視為下一代女單接班人,但是長期無大賽冠軍在手難免會令她信心漸失。在蘇杯賽,女單這一分不丟才是驚喜。
總的來說,大馬如果要在本次杯賽走得更遠,男單和男雙必須貢獻兩分,另外也只能寄望混雙能打出好成績,加上女雙中規中矩的表現。大馬能小組賽出線,晉級複賽已算完成任務。
★明星看板 宗偉放眼蘇杯不敗
李宗偉絕對是大馬的領軍人物,他號稱是林丹的唯一對手,也是大馬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男單選手。
2005年,剛冒起的李宗偉體形瘦削,誰也不能料到他會有今日的成就。李宗偉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懈,利用訓練後的時間更加加緊練習,終於,他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選手,更在今年全英賽成功成為大馬54年來衛冕第一人。
但是李宗偉同時也是大賽冠軍頭銜最少的頂尖男單球員之一,正當道菲囊括奧運、亞運、湯杯、蘇杯於一身,死敵林丹也成為史上首位大滿貫羽球員時,李宗偉更多的只是在各項公開賽稱王稱霸,以個人榮譽來說,全英賽衛冕是他最傑出的成就。
李宗偉向來都在恩師米士本麾下訓練,當初米士本辭職時,他更說會跟隨恩師決定。但是自他轉入鄭瑞木陣營訓練時,成績反而更加傑出,今年除了全英賽,大馬公開賽、印度公開賽、黃金大獎賽,也拿下冠軍,至於韓國公開賽則打入決賽,最近的狀態可說十分火熱。
李宗偉將近踏入而立之年,而他在早前也宣布將在倫敦奧運會後選擇退役,因此若他要為自己在大賽上增添幾項榮耀,蘇杯或許是難度最高,亦是他能否完美結束職業生涯的其中一項冠軍。
以李宗偉現今的實力,小組賽對手印尼的天王道菲早已不是他的對手,因此可以預見宗偉這一分穩穩入袋,大馬一哥甚至在蘇杯可保不敗,只是他的隊友能給他多少支持尚是一個疑問。
馬來西亞蘇迪曼杯名單
男單:李宗偉、陳俊翔
男雙:古健傑與陳文宏、雲天豪
女單:謝麗雅、鄭清億
女雙:黃佩蒂與陳儀慧、許嘉雯
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
實力指數:★★★
奪冠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