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太安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名著"三劍客"的主人翁,他的好朋友就是三位皇家待衛隊的高手, 行俠仗義, 這個部落格是由三個人共同編寫, 所以取名為達太安的朋友們.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新聞]倫敦奧運大熱 韓健:宗偉沒輸完--中國報
為中國首次取下世界男單冠軍的名宿韓健指出,李宗偉與林丹在世錦賽一役,從實力與狀態的比拼,李宗偉絕對是佔上風的一個,但就是心態上與關鍵球的處理,最終導致輸掉最后的比賽。
在接受《中國報》的訪問時,曾任馬來西亞國家隊總教練的韓健指出,如果以現在的狀態評奧運金牌誰屬,無疑李宗偉是第一人。
步步追近林丹
他說:“如果宗偉能夠繼續保持如此的狀態,再加上林丹無法將狀態提上去,奧運金牌是毫無懸念(屬于宗偉)的。
詢及林丹在贏得世錦冠軍后,會否有助他明年奧運會衛冕時,韓健表示,這完全取決林丹能否再提升本身的狀態象2008年的水平,因為過去一年不知是否沒有很好的訓練,林丹的水平一直沒有上來,相對李宗偉已步步追近,甚至有反超的可能。
“不過這場比賽,假如李宗偉拿下來,對他明年要稱霸奧運有更好的勝算,畢竟如果有一個大賽冠軍,將宿命打破,心態屆時肯定會更好。”
但如果現在要他選奧運的大熱,韓健始終認為李宗偉會是大熱門,雖然輸了這場比賽,如果大家有觀看的話,都會認同他選李宗偉的原因。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韓健:經驗心態戰勝實力 宗偉輸得太可惜--中國報
(吉隆坡14日訊)李宗偉與世界冠軍只欠2個盤點!
前世界冠軍韓健今天在點評世界羽球錦標賽男單“夢幻決賽”提到,從實力的層面上,李宗偉無疑遠在林丹之上,但就在大賽經驗與宗偉太想勝的心理包袱影響下,讓林丹第4度稱王。
他分析:“李宗偉與世界冠軍距離曾經是那麼近,兩次都只欠一分的情況下失掉主動權,這是多麼可惜的事,這也反映他太想勝的心理包袱,影響最關鍵時刻的發揮。”
他直言,林丹今晚能夠贏就是靠著更佳的大賽經驗與賽前一直強調的心態放鬆促成美事,就是因為心態上的輕鬆,他就能更放開的去打,可以說完全用之前的大賽經驗,取勝李宗偉。
太想勝心理包袱
在男單決賽結束後,第一時間接受《中國報》的韓健表示,從實力上,李宗偉還是佔上風,尤其多次在被動的情況下,相反打得更好及取分,但就是太想勝的心態不能需要調整過來,尤其首局在20平時,幸好林丹失誤讓宗偉拿下。
“第二局李宗偉更在10分后接連多個判斷失誤,這也造成最后第3局他不敢再冒險的主因,因為他對這一次的得失看得很重,所以不會再冒險,相對林丹就輕鬆好多。”
他也說,論今晚決賽的狀況林丹實在是一般,但是就回到剛才所說的經驗,在有失誤時可以即時調整回去,相反李宗偉很多時候需要失更多的分后,才回到狀態。
一哥奧運大熱
詢及林丹在贏得這場比賽,會否有助他明年奧運會衛冕時,韓健表示,這完全取決林丹能否再提升本身的狀態象2008年的水平,因為過去一年不知是否沒有很好的訓練,他的水平一直沒有上來,相對李宗偉已步步追近,甚至有反超的機會。
“不過這場比賽,假如李宗偉拿下來,對他明年要稱霸奧運有更好的勝算,畢竟如果有一個大賽冠軍,將宿命打破,心態屆時肯定會更好。”
但如果現在要他選奧運的大熱,韓健始終認為李宗偉會是大熱門,雖然輸了這場比賽,如果大家有觀看的話,都會認同他選李宗偉的原因。
總結這場比賽,韓教練不諱言這是雙方比數與實力上最接近一次,無論在水平與技術層面,兩人都打出很高的水準,可以說看這場比賽肯定值回票價。
他表示,這場決賽,就是經驗與心態戰勝了實力。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SSP]Badminton World TV 印尼公開賽準決賽直播時間表
06/23(週四) 14:30~ Round of 16
06/24(週五) 14:30~ Quarter Final
06/25(週六) 14:30~ Semifinal
06/26(週日) 14:30~ Final
直播網址: http://www.youtube.com/badmintonworldtv#p/l
根據Tournamentsoftware.com 最新更新的賽程來看, 6月25日會網路直播的比賽如下:
Court 1 TV 14:30~ | |||
混雙 | 阿瑪德/納西爾(印尼)[4] | VS | 雷伯龍/萊特.茱爾(丹)[8] |
男雙 | 基多/塞提阿萬(印尼)[7] | VS | 蔡贇/傅海峰(中)[3] |
女雙 | 薇塔.瑪莉莎/梅拉蒂(印尼) | VS | 藤井瑞希/垣岩令佳(日)[4] |
男單 | 李宗偉(馬)[1] | VS | 諶龍(中)[4] |
男雙 | 阿山/塞普塔諾(印尼) | VS | 柴飆/郭振東(中)[8] |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轉載]韓健冷眼旁觀‧領導訓練心態出問題 3大癥結困大馬羽運

曾經擔任馬來西亞國家隊教練的前中國名將韓健認為,這是羽總組織的渙散、教練結構的缺陷以及各人的心態造成現狀。
韓健現時為實達羽球學院總教練,他在該學院為無緣代表州及參加學聯比賽青少年而辦的分齡賽后,接受《中國報》專訪。
韓健從這樣的比賽探討出大馬隊目前的窘況,更坦言不希望實達的羽球賽會越辦越好,因為希望的更多,得到的卻更少。
他指出,大馬打羽球的人很多,從比例上來看甚至高過中國,但是能挖掘出來的人才卻少:“大馬家長也很用心栽培孩子打羽球,可能會是個很會打比賽的孩子,但是要成為頂級球員卻不行,因為他們的地基打得並不穩。”
首先韓健認為大馬羽總存在一種偏差:“大馬羽總是屬于大馬的羽總,而不是國家隊的羽總!”
羽總有偏差
他認為,目前大馬羽總有80至90巴仙的資源都用在國家隊身上,卻鮮少用在栽培各州球員或者教練身上:“但是不要忘記,各州屬的教練和球員都是隸屬與大馬羽總。”
韓健補充大馬羽總的偏差主要有兩種:“第一是錢的問題,他們都花在國家隊的身上,最后分配個各州的卻不足夠。其二是沒有統一的教練系統。在指導、學習新技術方面也沒能做到,導致地方教練提供的材料往往不是國家隊最想要的。”
韓健認為大馬羽壇的發展目前是打游擊、人海戰術:“我們總希望會有下一個李宗偉突然蹦出,但這完全依靠他們的天才,如果一個有系統的組織和教練團隊,人才會是一批一批的湧現。”
有鍋有廚師沒材枓
無米之炊難為
至于第二點,韓健也認為大馬教練的也存在問題,讓大馬對人才的挖掘也有困難:“正如楊陽在日前所說大馬有鍋、有廚師,但沒有材料,但廚師一環卻有缺陷。”
韓健補充:“這一缺陷就是大馬羽總把最好的資源、教練都放在國家隊,然而沒照料基層,導致最好的廚師因為底下工作的沒提供好材料,也一樣煮不出好菜。”
韓健也說:“就像現在的教練與訓練委員會,談的都是國家隊的事情,但是你作為羽總的委員會,你應該照顧的是全國的教練和訓練,而不只是國家隊的教練和訓練,而且也鮮少在州比賽出現、指導和考察,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可笑嗎?”
地方教練卻又為何沒能提供好材料給國家隊呢?韓健認為地方教練應該要做的就是打地基,訓練球員的基本功:“但是現在的地方教練為了眼前利益,希望 馬上出成績,而走捷徑,短期內效果很好,但是球員基本功不紮實,也不符合國家隊需要的人才標準。這樣的揠苗助長家長開心因為比賽有成績,但是卻毀了球員的 未來。”
基層不健全
韓健補充說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有時國家隊需要的球員並不一定是冠軍,主要是看潛質發揮如何。因此國家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指示,指導地方教練他們需要怎樣的材料,當你成功培養這么一塊材料,就應該有獎勵。”
“很多時候各州的比賽限制也很多,比如這個比賽不讓參加、那個比賽人數受限,就算有時給你培養個國家隊需要、條件又好的球員,國家隊拿走了,卻一聲謝謝也沒有,地方教練也會感到灰心。”
韓健也認為,如今好的教練都被招進國家隊的現象也不健康:“能不能把70巴仙好的教練留在國家隊,然后其余的安插在各州?這個更重要,甚至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教練的問題。”
“有時,原本有潛質的千里馬,卻碰不上伯樂,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他的天分,也讓國家失去了一個人才。”
健全制度活水源
韓健認為如果私人機構能更積極參與,資金也將更豐富,這對羽球發展更有利:“但是他們卻排斥了這樣的合作。這樣的制度極度不健康。”
韓健補充:“如果要公平,應該效仿美國或者中國乒乓,在比賽前有個選拔賽,甭管你是世界冠軍還是什么,如果你輸了就出征無望。”
韓健所覺得另一個比喻是學聯和全國青年賽。“其實這兩個比賽性質相同、年齡階層相同,如果聯合搞的話,相信可以搞得更大、更能夠成功,但是就從不 放在一起,而且還時常撞期,就像在搞對抗。羽總根本不需要另一組來和他們抗衡,也不可能和他合作,這樣的制度抹殺了其他人的努力,非常不健康。”
最后,韓健卻認為:“要改變,先要改變觀念!其實大馬人都做得到,只要大家都希望發展好,觀念改變一些,大馬的發展會更好。就像最近的吉隆坡和檳城,也開始了賽前選拔賽和集訓,這是他們在學聯比賽能有好成績的原因,相信這樣的情況將慢慢改善。”
機制存缺陷
另外,韓健也分享了世界大概的體育模式:“一種類似中國、日本、韓國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強大,掌控了各地的訓練培養;另一種則是歐美式的,由俱 樂部培養,然后再交由國家隊運用。在英格蘭,球會負責提供專業的人才培養運動員,當你國家需要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印尼的羽球聯賽和球會則為國家提供人 才。”
但是在大馬,除了國家隊是全職訓練,州隊和教練都沒有全職的:“我們沒有職業聯賽、國家也不管底下的幹得如何。馬來西亞是以業余級別支援國家隊,中間少了一節,結構出現缺陷。”
教練受忽視
韓健說要球隊有好成績,教練同樣重要:“在中國,國家隊教練的等級是看球員的成績;而地方教練則是取決于你輸送了多少人才進國家隊,因此而分級。”
韓健續說:“在中國,如有大型賽事,通常會帶上地方教練,一以示獎勵,感謝他們為國家栽培人才;二讓他們學習現今最新技術和知識。而大馬出征通常帶上的是官員,但這些官員卻和栽培球員沒扯上關係。
“另外在中國當教練培養一名球員到國家隊,國家隊需要給獎金,而球員在首4年比賽的獎金也將收歸省隊,這樣公平的政策,讓地方教練更有心為國家隊服務。”但在這里“高層不惜才,就算地方教練栽培人才,一聲謝謝也欠奉,讓教練心灰意冷。”
另一制度缺陷則是大馬對運動員的保護機制不強:“一名球員有成績是好,但如果他努力了很多年卻失敗了呢?有沒有后備計劃?比如保送大學、提供職場 訓練等?沒有,所以球員一旦失敗了就一無所有,沒人管,這對運動發展不利,家長以后看了那么多失敗者,也會恐慌,害怕把孩子送上羽球場。”
私心作祟禍害大
其三,韓健也認為心態問題也影響了大馬運動,不只是羽球的發展和前進速度。
韓健認為,現在每個人都只著重眼前的利益,從地方教練為了比賽成績而急功近利;到高層同樣的心態,影響了羽球運動的發展:“某些協會主席可能認為 這三五年成績很好,就能得到大眾的目光;而培養州隊教練,效果可能需要10年才見到,解釋可能都已經不是主席了,要這來幹嘛?我就不當種樹的那個,我需要 的是打水、乘涼。”
系統化保證不斷層
“而地方教練則認為,我只要在現在有成績就行了,以后若毀在你們手上也不關我事,因為反正我也得不到什么獎勵或讚賞,也不會有責備或懲罰。”
韓健認為:“我們應該有一個系統化的政策,無論誰是主席,政策照跑,這樣一個系統才能保證人才的輸送不會斷層。”
另一個心態問題是大馬羽總不能海納百川,他打了兩個比喻:“從世錦賽的出戰資格看,陳斌生和顏德財也是大馬人,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出戰?這不是損傷 了私人界對推動運動的積極性?其二,國家隊訓練的人怎麼沒有別人打的好?是不是應該檢討?國家隊擁有一流的資源、教練,為什麼卻會輸給人家?你說陳/顏參加比賽多,國家隊也能派隊參加比賽爭取排名啊,你怎麼不參加?到最後卻以‘需要’這理由將別人剔除,這就是容不下別的人才。他們都是大馬人,不是只有國家 隊才有權利出戰。”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星洲日報]2011年蘇杯‧D組簡介
D組:丹麥、韓國、英格蘭
預測出線隊伍:韓國正盟,丹麥副盟
韓丹連續5屆狹路相逢
D組之所以在抽籤結果出爐後就被定為“死亡之組”,是因為韓國、丹麥與英格蘭皆曾經是蘇迪曼杯的四強人馬,但本組的出線權預料將落在韓丹手中。
3屆冠軍韓國不曾缺席蘇杯半決賽,丹麥則曾連續9屆打進4強,英格蘭則在4年前的鼎盛期首次闖進半決賽。不過,北京奧運會後,英軍大洗牌,多名功勳老將相繼退役,實力嚴重下滑,估計難有作為,韓丹備受看好可力壓英格蘭出線,懸念在於誰將以盟主資格晉級。
英格蘭實力嚴重下滑
前頭號女單特拉茜、混雙名將嘉爾、女雙好手敦娜相繼引退,男雙老將布萊爾回歸蘇格蘭效力後與老搭檔克拉克分道揚鑣,使得2007年挺進4強的英格蘭現已幾乎“面目前非”,這批引退的球員當年在小組賽擊敗大馬與泰國時扮演了取分的功臣。
當時,英軍還差點在半決賽淘汰印尼,最終激戰了5場,才以2比3落敗。
好景不常,英格蘭以全新陣容再戰蘇杯,向來引以為傲的混雙和男雙也“自廢武功”,在本組唯有任人宰割的份。
本組的焦點落在韓國與丹麥之爭,這是雙方連續4屆抽在同一個小組,自2003年半決賽開始連續5屆狹路相逢,新仇舊恨真不少。
太極虎料以盟主出線
2003年半決賽,韓國以3比2淘汰丹麥,最終力克中國第三度捧杯。兩年後,丹麥在小組盟主之爭以3比2打敗韓國,報回一箭之仇。但是,2007年與2009年,丹麥再度成了失意人。2007年,丹麥、韓國與印尼同處“死亡之組”,雖然丹麥以3比 2擊敗韓國,但卻以1比4不敵印尼,韓國則以3比2勇挫印尼,三雄最終各得2勝1負,經勝負場次計算後,丹麥慘遭淘汰,首次無緣4強。上屆小組賽,韓國以 4比1大勝丹麥,寒帶龍在小組最後一場關鍵戰以2比3不敵大馬,再度緣慳半決賽。
今年再相遇,太極虎因女子項目稍佔上風,預料還是能力壓歐洲冠軍,以盟主資格出線。
太極虎男單有朴成奐和李炫一,丹麥則有彼德蓋特領軍,男雙預料是“成龍組合”鄭在成與李龍大硬碰世界第一馬蒂厄斯與莫根森的好戲。韓丹的男單與男雙,各有千秋,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要是一隊得一分,女球員將會扮演這場龍虎鬥的關鍵角色。
丹麥女單僅派蒂妮(編按:丹麥已經加派人手, 星洲日報記者資料不夠update)
女單方面,年過30的丹麥一姐蒂妮傷病不斷,韓國的年輕女將裴延姝與成池鉉,漸成大器,都是難纏的對手,蒂妮或許會敵不過歲月神偷。在2005年的北京賽場,蒂妮就曾因傷退賽。更何況,這次丹麥僅派一名女單,實為險棋。
至於女雙,自從李敬元與李孝貞相繼退役後,韓國熬過了過度期,近來在國際賽屢有佳績,丹麥可能會在這一分吃虧。
雙方的混雙各有猛將,若沒有人兼項,按照大會的5場次序,混雙將會打頭陣,誰先開門紅,誰的勝利機會更高。
新聞來源: http://sports.sinchew-i.com/node/17758?tid=66
蘇杯掃描.挑戰列強搶前4 日泰台爭當黑馬
蘇杯掃描完結篇.挑戰列強搶前4 日泰台爭當黑馬
中國報 2011.05.19
本次蘇迪曼杯除了較受矚目的5大球隊以外,有一些球隊依然不乏看頭,就算他們的奪冠希望渺茫,但是扮演攪局甚至黑馬的本色確實綽綽有餘。
其中之一就是和中國同處A組的日本,球員的實力在近幾年突飛猛進當中又以男單的田兒賢一、佐佐木翔、女雙的前田美順與末綱聰子、垣岩令佳與藤井瑞希加上女單廣瀨榮理子最具挑戰力。
女雙前田美順與末綱聰子高居世界排名第3,是印度公開賽和大馬黃金大獎賽冠軍,而緊隨其後的垣岩令佳與藤井瑞希則是世界排名第4的組合,兩對都絕對有能力在小組賽讓中國的女雙組合于洋與王曉理、趙芸蕾與田卿等球員吃下苦頭。
日本女將挑大樑
而男單田兒賢一雖然今年沒大賽冠軍在手,但是去年在他冒起後,不少名宿皆視他為林丹、宗偉或道菲的剋星,雖然他對上諸位前輩輸多勝少,但是往往都能製造威脅。佐佐木翔除了拿下澳洲大獎賽冠軍外,更差些在大馬黃金大獎賽封王,陳金、朴成奐、道菲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女單廣瀨榮理子雖然只有26歲,但是比賽經驗豐富,最輝煌成績為在去年的世錦賽,斬下中國的新一姐王儀涵,今年全英賽也勇闖決賽惜負王適嫻。
日本小組對上中國雖然勝算不高,但是攪局能力尚存。
C組的泰國隊整體實力提升也有目共睹,尤其是混雙蘇吉與莎拉麗,他們高居世界第2,世界頂尖的混雙如陶嘉明與田卿、柳延星與金旼貞都曾敗在他們的拍下,看來這一屆泰國和中華台北同處一組,爭奪正盟出線百花齊放。
塞納單天難保至尊
加上泰國的女單實力不弱,蓬蝶(彭媞)高居世界第9,對上中華台北的鄭韶婕、戴資穎絲毫不落下風;另一名小將拉查諾更是只有16歲,世界排名卻已經狂飆至第18,和多名中國女將都交過手的她更被譽為未來能抗衡中國女團的海外兵之一。
同組的中華台北則以女雙和男雙掛帥,女雙他們擁有世界排名第二的簡毓瑾與程文欣,這一對組合曾經將無數頂尖女雙斬下馬;男雙則由李勝木與方介民帶頭,就連世界第一的波伊與摩根申都曾是他們的拍下亡魂。
同組的印度只有女單塞納較為突出,因此出線前景並不樂觀。
總的來說,這批軍團尤其是C組的泰國、中華台北和印度,雖然奪冠指數不高,但是一旦進入複賽,他們的攪局能力將能影響戰局,尤其是對男強女弱的大馬,一旦對上以女將實力著稱的泰國,很可能陰溝裡翻船。
蘇杯新規則: 升降級廢除 複賽重新抽簽
蘇迪曼杯,又稱世界羽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採用五場三勝制,由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等五個項目組成,是代表羽毛球整體水平的最重要的世界大賽,與湯姆斯杯賽和尤伯杯賽齊名。
蘇迪曼是“印尼羽球之父”,也是印尼首奪湯杯的大功臣。除了球技上的風險,他也積極推動印尼羽協的成立,推動各國羽球運動的發展,更是國際和世界兩大羽聯合併的推動者之一。蘇迪曼去世之後,印尼羽協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特向國際羽聯捐贈了一隻造價為2700萬盾(當時約合1500美元)的金杯,並將此杯命名為“蘇迪曼杯”。
過去11屆賽事設有升降級;但是為了確保賽事的競爭力平,本屆起升降級廢除,以各國各單項最佳球員排名積分,作為決定12支爭冠組參賽隊伍的取錄標準。
堵打假球漏洞
本次比賽共有33個國家代表隊參賽,其中14隊來自歐洲、13隊來自亞洲。
今年的第一級別參賽隊伍,即有資格競爭冠軍的隊伍從上一屆的8支增加至12支。分至4個小組進行小組賽,頭兩名即能出線。第二組和第三組個別有8支球隊參賽,第4組別則只有4支球隊。
和以往另一點不同的是,這次比賽為了避免選擇對手以及故意輸球的局面出現,將在復賽進行另一輪的抽籤。根據世界羽聯重新制定的比賽制度,A組與D組盟主分別將列為複賽的首、次號種子;B組和C組的盟主則分別列為3、4號種子。
頭號種子與4號種子將同處上半區,2號種子與3號種子則同處下半區,各小組的副盟主將重新進行抽籤,這意味著球隊不能在小組賽提前預測複賽對手,從而選擇打假球或故意求敗。
這個規則在去年湯、尤杯賽已開始採用。
蘇迪曼盃歷屆成績 | ||||
年份 | 主辦城市 | 國家 | 冠軍 | 亞軍 |
1989年 | 雅加達 | 印尼 | 印尼 | 韓國 |
1991年 | 哥本哈根 | 丹麥 | 韓國 | 印尼 |
1993年 | 伯明翰 | 英格蘭 | 韓國 | 印尼 |
1995年 | 洛桑 | 瑞士 | 中國 | 印尼 |
1997年 | 格拉斯哥 | 蘇格蘭 | 中國 | 韓國 |
1999年 | 哥本哈根 | 丹麥 | 中國 | 丹麥 |
2001年 | 塞維利亞 | 西班牙 | 中國 | 印尼 |
2003年 | 埃恩德霍芬 | 荷蘭 | 韓國 | 中國 |
2005年 | 北京 | 中國 | 中國 | 印尼 |
2007年 | 格拉斯哥 | 蘇格蘭 | 中國 | 印尼 |
2009年 | 廣州 | 中國 | 中國 | 韓國 |
2011年 | 青島 | 中國 |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蘇杯掃描第5篇.男強女弱 大馬4強路難行
報導:陳錦偉
(吉隆坡18日訊) 馬來西亞是傳統的羽球強國,他們擁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選手李宗偉、足以挑戰世界男子雙打列強的“鑽石組合”古健傑與陳文宏,但是有沒有發覺,這些所列明的都是男子球員。
沒錯,馬來西亞就是男女實力不平衡的國家,以致他們在蘇迪曼杯這項混合團體賽從沒有斬獲,不過上一屆馬來西亞成功打入半決賽,也算是最高的成就。
馬來西亞以往對這項杯賽的不重視,往往是因為女球員實力偏弱,讓他們沒有優勢。此次大馬派出的團隊,同樣男強女弱,甭說奪標,就算要重演上一屆打進半決賽的難度都不小。
馬來西亞男單方面依然由李宗偉掛帥,李宗偉高居世界排名第一,是現今唯一能和中國“超級丹”抗衡的男球員,尤其是在今年,他經歷換教練風波依然能保持強勢,狀態卻是保持得不錯,就算小組賽對手印尼的頭號男單道菲已經是望塵莫及。
男單雙可拿兩分
不過號稱宗偉接班人的替補陳俊翔卻遲遲未能接班,甚至在幾次大賽都早早出局,如果宗偉在比賽有什麼閃失,恐怕男單一分不保。
男雙也是另一得分點,古健傑與陳文宏在2006亞運會冒起後,迄今是世界頂尖男雙之一。他們的缺點是毛躁,往往在關鍵時刻會掉鍊子。但是健傑往前和防守強勢,文宏後場和扣殺凌厲,
如果兩人能針對心理上再進行訓練,男雙這一分手到拿來。至於替補雲天豪,他之前和陳文宏曾搭檔男雙,更是04年世青賽冠軍,實力不容小覷。
以上兩分是大馬較有把握的兩分,而大馬的第三分很可能會來自近期冒起的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炳順與柳螢自拿下泰國公開賽冠軍以及亞洲錦標賽後,狀態持續上升,最近在大馬黃金大獎賽,他們成功克服印尼剋星,打進決賽。雖然在決賽不敵另一支印尼組合,但是拼命的表現依然讓人印象深刻。
女雙則是由前世界第一黃佩蒂與陳儀慧掛帥,黃佩蒂在受傷復出後,現在一直處於尋找狀態的時期中,但是她們能在澳洲公開賽有不俗的表現,也讓人對她們這次的青島行有不同的寄望。但論實力,他們和印尼女雙的交手戰績不佳,這一分並不穩妥。
混雙可隨意搭配
大馬有另一優勢,就是混雙和男雙組合可隨意配,陳炳順向來也有打男雙,如果大馬男雙有任何閃失,陳炳順也能隨時效命。而古健傑與陳儀慧在去年共運會奇兵出擊,竟也拿下金牌,他們聯手也未必無看頭。
女單是大馬最弱一環,隨著黃妙珠退役,黃佩嫻有長期狀態低迷,馬來西亞選擇派出鄭清億與謝麗雅兩名小將出擊。鄭清億雖然素有拼命三郎之稱,但是經驗略顯不足的她在大賽表現只能用拼命十足,驚喜有餘來形容。而謝麗雅雖然被視為下一代女單接班人,但是長期無大賽冠軍在手難免會令她信心漸失。在蘇杯賽,女單這一分不丟才是驚喜。
總的來說,大馬如果要在本次杯賽走得更遠,男單和男雙必須貢獻兩分,另外也只能寄望混雙能打出好成績,加上女雙中規中矩的表現。大馬能小組賽出線,晉級複賽已算完成任務。
★明星看板 宗偉放眼蘇杯不敗
李宗偉絕對是大馬的領軍人物,他號稱是林丹的唯一對手,也是大馬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男單選手。
2005年,剛冒起的李宗偉體形瘦削,誰也不能料到他會有今日的成就。李宗偉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懈,利用訓練後的時間更加加緊練習,終於,他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選手,更在今年全英賽成功成為大馬54年來衛冕第一人。
但是李宗偉同時也是大賽冠軍頭銜最少的頂尖男單球員之一,正當道菲囊括奧運、亞運、湯杯、蘇杯於一身,死敵林丹也成為史上首位大滿貫羽球員時,李宗偉更多的只是在各項公開賽稱王稱霸,以個人榮譽來說,全英賽衛冕是他最傑出的成就。
李宗偉向來都在恩師米士本麾下訓練,當初米士本辭職時,他更說會跟隨恩師決定。但是自他轉入鄭瑞木陣營訓練時,成績反而更加傑出,今年除了全英賽,大馬公開賽、印度公開賽、黃金大獎賽,也拿下冠軍,至於韓國公開賽則打入決賽,最近的狀態可說十分火熱。
李宗偉將近踏入而立之年,而他在早前也宣布將在倫敦奧運會後選擇退役,因此若他要為自己在大賽上增添幾項榮耀,蘇杯或許是難度最高,亦是他能否完美結束職業生涯的其中一項冠軍。
以李宗偉現今的實力,小組賽對手印尼的天王道菲早已不是他的對手,因此可以預見宗偉這一分穩穩入袋,大馬一哥甚至在蘇杯可保不敗,只是他的隊友能給他多少支持尚是一個疑問。
馬來西亞蘇迪曼杯名單
男單:李宗偉、陳俊翔
男雙:古健傑與陳文宏、雲天豪
女單:謝麗雅、鄭清億
女雙:黃佩蒂與陳儀慧、許嘉雯
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
實力指數:★★★
奪冠指數:★★★
[星洲日報]2011年蘇杯‧C組簡介
C 組簡介
C組:台灣、泰國、印度
預測出線隊伍:泰國盟主,台灣副盟
台泰印度真正死亡組
由於台灣、泰國與印度並非傳統強旅,也非奪冠熱門,使到C組成了最不受關注的小組,但其實比起“死亡之組”D組更“死亡”!4號種子台灣、7號種子泰國以及10號種子印度各有搶分武器,3隊實力不遑多讓,形成2011蘇杯版的“三國演義”!
此組預料會是4組中競爭最激烈、出線形勢最混亂的一組。
台靠男女雙打吃糊
台灣男單雖然無法列入一、二流水平,但老將謝裕興曾打進2008年奧運會複賽,年輕的周天成基本功扎實,絕對能與泰國和印度男單分庭抗禮。(編按: 謝裕興都不在選手名單上, 可見情蒐之疏漏)
女單由前世青冠軍鄭韶婕挑大樑,世界排名12的她傷癒復出後近況回勇,最近一次在亞洲錦標賽打進半決賽,兩局皆以2分微差不敵中國好手王儀涵,估計台灣會依賴鄭韶婕搶分。
台灣還擁有世界前10的男女雙打――世界排名第6的男雙方介民與李勝木,水平接近頂尖的傳統強旅大馬、中國、韓國、丹麥與印尼組合,不懼怕泰國與印度男雙。世界排名第二的頭號女雙簡毓謹與程文欣,是台灣最強的武器。此外,台灣還擁有兩支實力平均的混雙,即世界第12的陳宏麟與程文欣,以及世界排名15的李勝木與簡毓謹。
泰國女單搶鏡
近年來在青少年級別賽事大放異彩的泰國,估計是此組出線的最大熱門,泰國5個單項都能取分;文薩鐵定是頭號男單,另兩隊無論派誰上陣,估計難以爭鋒。泰國女單近來人才輩出,老將莎拉姬、泰國首個超級系列賽女單冠軍蓬蒂與世青賽冠軍拉查諾,就連中國球員都不敢擔保穩勝她們。
世界排名第二的蘇克與莎拉麗,以及世界第七的宋蓬與昆查拉(孔查娜),則是泰國混雙的雙重保險。但是,泰國的男女雙打稍微遜色,一旦蘇克與宋蓬要兼項男雙,多少會影響體能與發揮。女雙遇到台灣將會處下風,但面對印度應有得打。
賽娜=印度得分武器
印度的最強得分武器,非世界排名第四的女單一姐賽娜莫屬。不過,無論碰上鄭韶婕或是泰國三妹,舊傷頻頻發作的賽娜預料不會勝得輕鬆。此外,印度的男單在國際賽偶有佳作,阿努普或卡斯雅普,都有兩把刷子。印度最致命的問題是3個雙打項目都不如台泰。
泰國料可力壓台灣與印度,以盟主姿態殺入複賽;台灣整體實力比印度平均,出線的機會也比印度稍大。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星洲日報]2011年蘇杯‧B組簡介
B組簡介
B組:印尼、大馬、俄羅斯
預測出線隊伍:大馬盟主.印尼副盟
馬印棋逢敵手
由於歐洲新勢力俄羅斯整體實力不濟,陪跑成份大,B組出線權幾乎可以肯定是落在大馬與印尼手中,但由於副盟出線後將面對不可預知的盟主,雙方絕不會滿足於最低的出線資格,而是拚死也要爭當盟主,以確保複賽的路更好走。大馬雖是上屆4強人馬,但在種子分配截止日,5個單項的世界排名累積分稍低,因此跌出前4,只列6號種子。
各有損兵折將之苦
馬印這兩支冤家有個共同點:大馬因一姐黃妙珠上個月突然退役而削弱女單實力;印尼則因奧運會男雙冠軍馬奇斯與亨德拉各自籌備婚禮而缺陣,因此在出征本屆蘇迪曼杯前,兩隊損兵折將,誰也討不了便宜。
馬印之戰,棋逢敵手,也是本屆蘇杯最受矚目的其中一場小組焦點戰。馬印兩隊5個單項實力各有千秋,與印尼相比,由“世界一哥”李宗偉以及“鑽石組合”古健傑與陳文宏領軍的大馬,在男單與男雙項目佔上風,大馬必須確保這兩分100%到手,這樣一來在小組賽力壓印尼的成數就會大增。
宗偉自全英賽決賽擊敗林丹以來,保持不敗,而且無論是對上印尼老將道菲或第二男單西蒙,勝算都在六成以上,是大馬最可靠的一分。至於男雙,隨著印尼強檔馬奇斯與亨德拉缺戰後,古健傑與陳文宏的對手換成剛在亞羅士打大馬黃金大獎賽決賽的手下敗將―― 尤利安多與亨德拉古納萬,或是小將波納與莫哈末阿山,古陳的勝算也很高。
混雙或成勝負手
紙上談兵,大馬如無意外將穩拿兩分,然後再從女單、女雙與混雙之間撈到一分,勝券在握。打頭陣的混雙陳炳順與吳柳螢,剛在亞羅士打接連碰上印尼的頭、次號混雙,並取得一勝一負的戰績,比分非常接近,一旦兩人能為大馬取得開門紅,更能激發士氣。這一分,也很可能左右馬印之戰的大局。
大馬兩名小將謝麗雅與鄭清憶欠缺大賽經驗,實力不如師姐黃妙珠,印尼最有把握的一分,應該就是從女單下手。女雙方面,大馬老將黃佩蒂傷癒復出後與陳儀慧重新出擊,雖然未能恢復最佳狀態,但兩人久經沙場,或許會有意外驚喜,這一分勝負難料。
從賽程分析,印尼將與俄羅斯率先交手,遲一天登場的大馬有機會探視小組對手的底牌。
[星洲日報]2011年蘇杯‧A組簡介
A組:中國、日本、德國
預測出線隊伍:中國盟主.日本副盟
中國誰羽爭鋒
A組盟主毫無懸念將是東道主中國隊的襄中物,近年來整體實力提昇不少的日本,與德國將為副盟資格爭破頭。由“超級丹”林丹領銜的中國隊,陣容豪華,從男單、女單、男雙、女雙再到混雙,粒粒皆星,在A組顯得一枝獨秀。若無意外,佔據主場的中國應可橫掃日本與德國,以小組頭名晉級複賽。A組的懸念,在於副盟之爭,因為東洋軍日本與歐洲亞軍德國,整體實力不相伯仲,預料將會鬥得難分難解。
根據大會賽程,中國會在序幕戰先對陣德國,這支歐洲強旅唯一能突破的點來自女單,世界排名第 10的祖蓮曾數次給中國女單製造麻煩,祖蓮與中國頭號女單王適嫻在今年的全英賽複賽交過手,頑抗了3局才敗陣。而祖蓮過去與王儀涵交手3次取得1勝2負。汪鑫雖然兩次擊敗祖蓮,但比分都非常接近。但是,德國在另外4個單項都難以威脅中國,估計中國能夠以4比1或5比0的大比分取得開門紅。
東洋軍歐洲戰車為副盟而戰
至於第二場比賽,中國可能會面對日本的頑抗,尤其是男女雙打以及女單。自從韓國雙打奇才朴柱奉執教東洋軍以來,日本的雙打實力進步顯著,在國際賽頻頻有所突破。日本女單的傳統特點是“跑不死”的耐力,中國女單也不能掉以輕心。不過,中國的整體實力平均,預料還是能打敗東洋軍。
日本硬碰德國是本組的戲肉,比較雙方實力,日本男單的田王己賢一與佐佐木翔都比德國的茲維布勒更優秀,這一分志在必得,但雙方的女單實力旗鼓相當,勝負難料。日本男雙比德國佔上風,但卻沒有絕對優勢可言。至於女雙,日本也是略勝一籌。日本與德國的混雙實力相近,勝負難料。無論日本與德國之役誰勝誰負,比分可能都是3比2。
蘇杯掃描第4篇.單打競爭力下滑 丹麥冠軍路難行
報導:陳錦偉
在羽球世界,向來諸強都在亞洲,中國、印尼、韓國、馬來西亞都稱霸羽壇,但是有一個歐洲國家卻不斷的衝擊則這亞洲4強,他就是“寒帶龍”丹麥!
作為歐洲代表,丹麥向來有不少羽球名將,比如弗洛斯等,而現役的彼得蓋特更是少數能與李宗偉、道菲、林丹抗衡的歐洲一號男單。
丹麥在蘇迪曼杯的戰績也算不錯,9次打進半決賽,而他們的最佳成績是在1999年在丹麥主場的比賽,成功打進決賽,只不過在決賽1比3不敵中國,屈居亞軍。
不過丹麥在近兩屆的戰績下滑,已經連續兩屆未能闖進半決賽,這或許可以詮釋為丹麥的羽球實力正逐步滑落。
本屆比賽丹麥隊雖然被列為第2種子,有機會在決賽之前避開中國隊;但關鍵是小組賽能否戰勝韓國、英格蘭坐正。
現年35歲的彼得蓋特依然是丹麥的男單不二號人選,他正是在1999年首次加入丹麥的蘇杯隊,並成功率領球隊打進決賽。
彼得蓋特在近年的成績也不差,除了對上林丹、宗偉等男單強手彼得蓋特已顯得有心無力外,其餘國家的小將依然未能對他構成威脅。2號男單簡約根申今年曾斬下過陳金、道菲等球員,絕對有實力接過彼得蓋特的衣缽。
男雙最強勢
丹麥女單代表則是蒂妮鮑恩。她曾經高踞世界第一,是中國女將最害怕的對手,但年齡及傷患雙重影響下實力也逐漸衰退,嫁人後一冠未得,今年更是連續3項大賽早早出局。
所幸丹麥尚有男雙撐起一片天,長期佔據世界排名第一的頭號男雙波伊與摩根申是2011年全英賽冠軍,在決賽逆轉戰勝鑽石組合的比賽堪稱經典。
老少配佐納斯拉斯姆斯與康拉德去年才成軍的組合,但是成績卻亮眼,連蔡贇與付海峰也曾是手下敗將,是很好的替補男雙。
女雙是丹麥隊最弱一環;混雙是丹麥另一較有把握的取分點,瑞士公開賽冠軍費斯徹與克里斯蒂娜,或去年法國公開賽后就沒再合拍的雷波恩與卡米拉萊特,都是極具宙力的組合。
總的來說,丹麥這次參賽身陷死亡組,如果不能小組第一出線,很可能在複賽提前遇上中國,但以他們的陣容,半決賽算是較實際的目標。
★明星看板
費斯徹克里斯蒂那 無心插柳
丹麥羽球日漸式微,實力逐年下降,男單彼得蓋特日漸老邁、男雙波伊與摩根申雖然實力猶存,但是波伊同樣已經三十而立的情況下,目前丹麥在蘇杯最有把握的得分點應該算是高居世界混雙排名第3的費斯徹與克里斯蒂娜組合。
費斯徹不能不算是丹麥的羽球天才,他從最初的男單出身,到曾經身兼三項比賽,那就是男單、男雙與混雙,到近年終於在混雙修成正果找到克里斯蒂娜這一位好搭檔,將他的羽球事業推向高峰。
克里斯蒂娜則是丹麥女子雙打奇才,不過顯然在混雙的成績更為優異,他們倆在2008年正式合拍時也曾驚艷世人,直到2009年印度海德拉巴的世界錦標賽,他們成功打進半決賽,讓丹麥當時有兩支組合打進混雙半決賽,並在最後成功奪得銅牌而歸,也讓他們的世界排名飆升。
但是那之後他們的成績下滑,到了2010年年底更曾跌出世界排名30名開外。不過2010年香港公開賽他們接連斬下徐晨與于洋、張楠與趙芸蕾勇奪冠軍後,宣告他們正式回歸頂級混雙行列。
在今年的大馬羽球公開賽,他們再次屠下張楠與趙芸蕾直闖半決賽,只不過因為受傷退賽,否則他們的複甦之路將添上輝煌一筆。
在瑞士大獎賽,他們遇上韓國的李龍大與河貞恩,在先衰後盛下擒下對手,最終登頂,拿下3個月內的第二個冠軍。經歷一段長時間的低潮後,這支混雙組合以兩個冠軍向世界宣戰,而擁有多次對抗韓國混雙的經驗更讓他們在蘇杯小組賽更有底氣。
丹麥蘇迪曼杯隊名單
男單: 彼得蓋德、 簡約根申
女單: 蒂妮鮑恩、卡琳娜
男雙: 波伊與摩根申、康拉德與佐納斯
女雙: 卡米拉與克麗絲蒂娜、琳恩與瑪麗
混雙: 費斯徹與克里斯蒂娜、雷波恩與卡米拉
實力指數:★★★
奪冠指數:★★★
蘇杯掃描第3篇.實力平均不容小覷 太極虎奪標黑馬
整理:陳錦偉
蘇迪曼杯主辦11屆以來,除了中國7奪冠軍,另一支算是成功的國家當屬韓國,他們3次拿下冠軍,曾在2003年中斷中國4連霸的霸業,也曾拿下3次亞軍,算上來,他們曾6次勇闖決賽!
韓國的特色是他們沒有一個突出的領軍人物,就如林丹、道菲那樣,相反,他們的實力平均,無論男、女球員皆能給世界名將強大的挑戰,從“林丹剋星”男單朴成奐、到男雙“成龍組合”、再到女子軍團在去年尤伯杯拿下強大的中國金花軍團就可窺知一二。
韓國隊與第2種子丹麥及英格蘭抽進了D組,可謂是死亡之組;根據世界羽聯最新制定的蘇迪曼杯規則,如果韓國隊能搶得正盟,他們有50%的機會在決賽前不會與中國隊相遇。
男單方面,韓國派出了老、中、青三代的最強代表李炫一、朴成奐以及孫完虎,31歲的李炫一寶刀未老,今年參加6個大賽,其中三個至少以複賽結束征途,丹麥名將華金佩爾申更是屢次倒在他拍下。
朴成奐和孫完虎則呈現年輕的衝勁,前者是瑞士公開賽冠軍,後者則在不同的大賽與中國軍團多次交手,累積豐富的經驗,三人都有能力出任男單代表。
而男雙向來都是韓國穩定的得分點,“成龍組合”鄭在成與李龍大毫無疑問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男雙組合之一,次號代表高成炫與柳延星則在近年有赶超之勢,而且在2010年他們也成功拿下4個大賽冠軍。
女將實力不容輕鬆
韓國的另一特點就是他們的組合可以隨意搭配,李龍大曾與高成炫搭配,這樣出其不意反而令各國更難以防範。
至於女隊員實力,去年在不受看好的情況下推翻中國長城實力不容忽視,但是李敬元與李孝貞等領軍人物的退役影響了他們的實力。不過裴延姝、成池鉉這兩名新冒起的女單,前者已經高居世界第6,後者曾打敗中國金花蔣燕皎,拼勁十足。
至於混雙,應該就算他們的傳統強項,世錦賽4強高成炫與河貞恩料將挑起大柱,而河貞恩還能和李龍大搭檔,視乎何者狀態較佳,加上金旼貞與柳延星,韓國在雙打的優勢強於其他國家。
總的來說,韓國的三組雙打將是他們主要得分點,但是以老中青最強出擊的男單將為韓國帶來額外一分,以此陣容,韓國想要重演上一屆闖進決賽戲碼絕無問題,甚至更有可能將尤伯杯奇蹟再次上演。
★明星看板
成龍組合罕逢對手
現今羽壇的男雙競爭激烈,除了中國的“風雲組合”、大馬的“鑽石組合”,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就是韓國的“成龍組合”!
成龍組合中的李龍大是頂尖男雙球員中年紀最輕的,但是他囊括的冠軍卻不亞於其他前輩。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接觸羽毛球的他,自小學5年級開始在全國比賽中上陣,獲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成為五冠王。自此被韓國球探記錄在案,而他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是初三時候的事情。
李龍大首次在成年公開賽上奪冠是2006年一月份的德國公開賽,那時他只有17歲零4個月。也因此成為繼朴柱奉之後韓國第二位“高中生冠軍”。隨後的世青賽,李龍大獲得男雙、混雙和團體三項冠軍杯,成為名副其實的雙打天才。
李龍大的強項在於防衛與網前技術,和鄭在成互補長短。
李龍大的搭檔鄭在成則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道,2006年某一天,此前一直與李在珍合作男雙的鄭在成正獨自進行夜間訓練,總教練金重洙找到他,向他詢問願意和誰搭檔,他想都沒想,脫口說出了好朋友李龍大的名字。
從那以後,鄭在成開始與李龍大並肩作戰。通過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他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好成績,人們開始稱他們為韓國首席男雙。2008年是他們的豐收年,先後奪得了全英、瑞士等多項國際公開賽冠軍。為了讓自己的矮小身材不至於處於劣勢,鄭在成每天都在進行刻苦的準備,終於使自己的縱向跳躍高度達到86公分,跳躍扣殺更勢大力沉,常殺得對手無招架之力。
雖然李龍大在2010年曾因為鄭在成受傷及年紀漸長,開始換新搭檔,但是無可否認成龍組合依然是韓國首號雙打,他們在今年初的韓國公開賽決賽打敗丹麥一號組合波伊與摩根申,更增添了他們在死亡之組出線的本錢。
韓國蘇迪曼杯隊名單
男單:李炫一、朴成奐、孫完虎
女單:裴延姝、成池鉉、金紋希
男雙:李龍大與鄭在成、高成炫與柳延星
女雙:金旼貞與河貞恩、鄭景銀與張藝娜
混雙:高成炫與河貞恩、金旼貞與柳延星
實力指數:★★★★
奪冠指數:★★★★
蘇盃掃描.第2篇 男將實力急挫 印尼難有佳作
整理:陳錦偉
迪克‧蘇迪曼是“印尼羽球之父”,是印尼羽球協會創始人之一,也是前國際羽聯副會長,為世界羽球運動作出傑出的貢獻。在1988年,國際羽聯決定舉辦混合團體錦標賽並以他為獎杯命名。
這說明了印尼和蘇迪曼杯的淵源關係,而1989年首屆在印尼舉辦的蘇迪曼杯,冠軍就是印尼!但此后,印尼卻再也沒能染指冠軍。不過他們也算是最成功國家之一,他們曾6次屈居亞軍。
相比起中國強大的軍團,上屆亞軍、本屆第3種子印尼則以老帶新。
男單世界排名第三的老將道菲領銜出擊,帶領西蒙和迪奧尼休斯出征,前者排名第11,后者排名第23,這3人今年都還未贏得大獎賽冠軍。
領軍的道菲已經下坡,今年除了打進大馬公開賽決賽不敵李宗偉外,全英賽首圈就敗給日本的山田和司。西蒙最好成績是瑞士公開賽的半決賽,而迪奧尼休斯也一再早早出局。
女單2女將則是世界排名第30的費達莎莉和排名第36的琳達薇妮。印尼以前王蓮香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女單再沒有人能撐起一片天,如今出戰的兩名女將,拿得出檯面的大賽冠軍幾乎沒有,在小組賽對上大馬的鄭清億、謝麗雅或者俄羅斯女將或許還能表現,如果想要幫助印尼更上一層樓,恐怕不易。
女雙混雙可一拼
印尼頭號男雙馬基斯與亨德拉因為受傷和籌辦婚事缺陣,也讓印尼實力再降一個檔次,不過艾文與亨德拉古納旺以及波納與莫哈末阿山逐漸冒起,就算不能穩操勝券,也絕對有能力給予諸強頑抗。
或許印尼較有把握的是在女雙和混雙方面,女雙的波麗與梅莉雅娜將是主力,她們世界排名第5,實力不容小覷。另一支女雙尼蒂亞與安妮科相信出場機會不大。
混雙的話則有新冒起的托頓威與莉莉雅娜,他們先在印度公開賽摘下首個超級系列羽賽,冠軍過后再在大馬黃金大獎賽打敗大馬組合陳炳順與吳柳螢,為二人再添冠軍頭銜。小組賽兩支組合很可能再碰頭,但接連的勝仗將使他們勝算更高。
托頓威是首次出戰蘇迪曼杯,他希望盡力而為球隊搶分:“這是一場團體的比賽,因此我主要就是把自己最好的發揮出來,然后為印尼羽隊搶分。”
就算派上次號組合皮雅與弗蘭,印尼的勝算也不低,因為他們目前世界排名第11,和炳順與柳螢交手也各有輸贏。
總的來說,印尼想要達到賽前預定的半決賽目標,女雙和混雙必須搶分成功,另外一分則只有寄望昔日天王道菲能發揮超水準。
明星看板
狂妄天才漸老去
道菲希達雅,曾經讓不少球員頭痛的天王,他囊括了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的冠軍,是羽壇上鮮少成就大滿貫的球員。但是他卻從未染指兩項冠軍,除了一直是他心底最深處的痛的全英賽,另一項就是蘇迪曼杯。
現年29歲的道菲自1999年就開始代表印尼參加蘇迪曼杯,一共參加了5次(1999、2001、2003、2005、2007),2009年因為鬧退出國家隊所以被割愛。
道菲被認為是當今羽壇男子單打的天才,除了網前的小球技術最被人稱道,他的反手攻擊更是天下無雙,巔峰時期的他幾乎憑此二戰術戰無不克。
但他的為人處世也一直是爭議的話題,有著羽壇壞孩子的名聲。早年的道菲因為實力超群,因此驕橫跋扈,曾在2005年蘇迪曼杯時揚言要打敗當時剛冒起的林丹,但是結果卻是林丹在決賽直落兩局收拾當時的天王。
成家后道菲脾氣收斂不少,但以往的霸氣的技術也失色不少,今年他出征的幾個大賽,除了在大馬公開賽能打進決賽外,其他的都在首圈或次圈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道菲今年不敵的除了老對手李宗偉和林丹外,他也漸被后浪趕上,日本的山田和司、韓國的朴成奐都已打敗他,屬于道菲的年代看來已過。
不過道菲的實力猶存,碰上越強或能激起他鬥志的球員,往往道菲也將以他的技術玩弄對手于鼓掌之間。俗語說“廋死的駱駝比馬大”,球員們不得不防這么一位“曾經的天王”。
印尼蘇迪曼杯隊名單
男單:道菲希達雅、西蒙、迪奧尼休斯
女單:費達莎莉、琳達薇妮
男雙:艾文與亨德拉古納旺、波納與莫哈末阿山
女雙:波麗與梅莉雅娜、尼蒂亞與安妮科
混雙:皮亞與弗蘭、托頓威與莉莉雅娜
實力指數:★★★
奪冠指數:★★★
蘇盃掃描.第1篇 江山輩有人才出 神州寶劍誰與爭鋒
整理:陳錦偉
中國地廣人多,要發掘人才,實在太過容易,再加上系統化的訓練,讓他們在各項運動都獨占鰲頭,羽球就是他們其中之一。
蘇迪曼杯和湯姆斯杯以及尤泊杯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蘇迪曼杯是一個混合團體賽,也就是說一支隊伍必須擁有實力相當的男女球員,才會在這項杯賽佔優勢。
這對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是致命點,因為這些國家向來是男強女弱;但是中國卻不會面對這個問題。
中國是蘇迪曼杯最大贏家,11屆比賽下來,中國拿下7屆冠軍,今屆他們希望能繼1995至2001年的4連冠后,再一次奪下4連冠。
名單上可以出現的高手都一一齊聚。男單仍以林丹領銜,鮑春來和小將諶龍作為后備,女單則以王適嫻打頭陣,再加上汪鑫和王儀涵,陣容強大。
男雙由蔡贇與付海峰、郭振東與柴彪擔當,女雙和混雙分別有三對選手參賽,分別為女雙的于洋與王曉理、趙芸蕾與田卿、成淑與潘攀,以及混雙的張楠與趙芸蕾、陶嘉明與田卿和徐晨與馬晉。
這份名單中,預料鮑春來和諶龍露面的機會不會太多,林丹將通過小組賽對手調整狀態。女單方面,由王適嫻、王儀涵、汪鑫組成的“3W ”陣容正好佔據著目前世界羽聯女子單打排名的前三位,她們三人的出場情況可能要根據對手不同而做出調整。
風雲組合這對久經沙場的老將依然是中國隊男雙的“一號組合”,女雙方面,于洋與王曉理從去年下半年配對以來已經狂攬七項國際大賽的冠軍,她們也是目前國羽女雙的頭號王牌。
混雙方面,李永波的主力組合是徐晨與馬晉,后者連續兩個羽超賽季為青島隊效力,也是青島球迷心目中的寵兒。
但真正能夠得到上場機會的運動員不會超過15人。李永波也表示,正常情況下,會有十三四名運動員得到出場機會。
只怕集體失常
中國隊小組賽的兩個對手是德國隊和日本隊。李永波也表示,現階段不會過多地考慮對手的情況,但也會事先分析小組賽的兩個對手。
世錦賽冠軍陳金及王琳的落選讓球迷感到意外,但李永波認為是“很現實的選擇”。
儘管缺少了陳金、王琳這樣的高手,但中國隊毫無疑問依然是本次蘇杯奪冠熱門。此前已經連續奪得三屆蘇杯冠軍的中國軍團如今依然是兵強馬壯。只要發揮正常,捧起最終的冠軍獎杯在情理之中。
雖然如此,中國軍團卻依然不能犯上輕敵大忌,去年的尤泊杯就是他們付出的慘痛代價。也因為如此,中國軍團在5月初就前往青島備戰,提早適應場地,這讓他們天時、地利、人和佔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