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太安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名著"三劍客"的主人翁,他的好朋友就是三位皇家待衛隊的高手, 行俠仗義, 這個部落格是由三個人共同編寫, 所以取名為達太安的朋友們.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大馬飄羽 ⑦ 觀眾戰術


馬來西亞一哥苦戰林丹, 觀眾也來幫忙

羊城晚報特派記者 溫小流

  每次林丹申請換球,主場觀衆都會一同發出很難聽的噓聲,這讓我想起1967年的第七屆湯姆斯杯決賽。

  當時實行9場5勝制,在東道主印尼和馬來西亞戰成4比4的關鍵時刻,瘋狂的主場球迷開始製造可以掀翻屋頂的聲浪,後來開始向場內扔東西。考慮到安全問題,馬來西亞隊拒絕繼續比賽,而國際羽聯根據當時的情形也判定比賽中斷,第9場比賽改到第三國進行。但是印尼隊拒絕更換賽地,於是國際羽聯將冠軍判給了馬來西亞。

  就像這次判罰一樣,觀衆干擾比賽的言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有效約束著,國際羽聯爲此也制定了相關條款。但是,2006年隨著 21分新制的推行,國際羽聯也大幅修改了比賽規則,原來用於約束觀衆的許多條款在新規則中被刪去。國際羽聯當時的解釋是,放鬆對觀衆的約束可以進一步拓展羽毛球市場,而且觀衆在比賽中的喊叫不僅愈加激烈而普遍,裁判也往往感到無力管理,與其去管理難以管理的觀衆,還不如讓各隊設法提高球員的抗干擾能力。

  經過近四年的實踐,羽毛球市場的拓展成果沒看見多少,觀衆的干擾卻越來越無法約束,裁判只是在極個別情況下、實在看不過眼才會略爲阻止,但為了保持比賽的延續性,同時也因爲缺乏規則依據,更多的時候裁判也只能不聞不問。更令人憂心的是,這次採訪我聽聞有的國家隊已經開始研究“觀衆戰術”,派人藏在觀衆席上鬧騰:趁對手發球時突然敲鑼打鼓、故意亂喊“界內”或“界外”誤導對手及邊裁、借相機的閃光燈故意干擾對手的判斷……

  看著“觀衆戰術”的日益豐富,不少球員越發珍惜英國人主辦的羽毛球賽,比賽時只要沒有成爲死球,全場鴉雀無聲,甚至連走動都沒有———在沒有規則約束的情況下,英國觀衆自覺遵循著傳統的羽毛球觀賽禮儀,時至今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